武漢,因水而興,因江而合。
江城人對江灘有著獨特的情感,主城區兩江四岸中,只有青山沒有規劃建設江灘。這一現狀即將改變。
青山江灘綜合治理今日正式啟動。兩年后,從二七長江大橋至天興洲長江大橋之間7.4公里的江灘,將變身武漢首個立體式、緩坡式江灘,形成別具一格的江灘風景。同時,臨江大道也將由兩車道拓寬為雙向六車道。
更親近自然:緩坡式江灘九成地面是綠化
“與武漢市內其他江灘不同,青山江灘的一大特色,就是注重生態、方便游人親近自然。”昨日,青山區水務局副局長熊遠耀,站在青山江灘二七長江大橋段改造現場說。他腳下,就是高達20多米的臨江大道防洪堤。堤外,防浪林蕭索而立,江灘里雜草叢生,一些樹下被開墾成了菜地,遠處還有連片的采砂場,除了釣魚的市民,沒有人游玩。
按方案,青山江灘的梯形土堤將會被改造成緩坡式堤防。“形象地說,就是讓江堤長胖。”熊遠耀解釋,原來的土堤“高高瘦瘦”,爬起來費勁,緩坡式堤防則是拉低坡度,向江心方向緩緩上升到原有高度,方便市民攀登。
另外,緩坡上還將布置人行步道和自行車道,改造時還將重視原生態的江灘植物群,新建場地也盡量避開成片防浪林。長江岸線不做大的調整及破壞,基本維持原貌。為了讓市民能親近水,還著重設計了親水平臺和親水灘地。
“相比于其它江灘,青山江灘沒有大規模的花崗巖地面、沒有鋼筋混凝土的防洪墻,綠化和土質地面占到了江灘的90%,更注重原生態。”熊遠耀說。
更現代實用:江堤“肚子”里還有兩層房
青山江灘改造最大的特色,就是江堤將建成立體式。
根據方案,緩坡式堤防下面,將有建設一路、建設三路、建設四路、建設七路等5處,兩千余米的路段將建設地下兩層建筑。下一層為停車位,規劃設計3000個車位,上面一層設計為辦公服務場所,后期根據市民需要,可以改造為服務市民的場所,如水吧、茶坊、創意工坊、婚紗攝影、室內運動場等。
這一設計,在武漢尚屬首次。“這一設計,不僅不會損害防洪堤的防洪功能,反而還加強了抗洪能力。”青山區水務局副局長黃彥強介紹,為建設堤下建筑,需要對堤內進行防滲處理,這一工作,基本上根除了原堤段的滲漏險情。
改造后的江灘上,4米寬的臨江綠道共有8.5公里;可供人行和自行車行駛的堤頂路,長約9公里;還有長度、寬度不一的漫步小徑。臨江綠道上,選用集裝箱作為設計元素,每隔1.5公里設置一處驛站,共6個;在緩坡堤防綠道上,每隔1公里設置1處驛站,共9處。這些驛站平時可供游人休憩、購買飲料食品等,防汛時則能作為觀察崗哨。
更獨具特色:紅房子老碼頭都融入景觀區
在青山江灘的規劃設計中,7公里多的青山江灘,分為“五區四帶”。江灘自西向東分為二七大橋濱水景觀區、碼頭景觀觀賞區、臨江公園休閑景觀區、紅坊創意景觀區、天興洲大橋濱水景觀區。四帶為臨江大道景觀帶、緩坡堤防景觀帶、沿江平灘地景觀帶、親水景觀帶。
在青山建設七路至建設十路的江灘,設計為青山紅坊創意景觀區。青山的核心區域被稱作紅鋼城,興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紅房子,是青山獨有的印記。這一特色,被融入青山江灘設計,形成“青紅結合”的景觀區。
在紅坊創意景觀區,設計人員提取了紅房子的色調、材質,在江灘建筑表現上選用紅色調。“站在橋上觀賞,江灘上的構筑物和后面的紅房子、紅磚墻、坡屋頂渾然一體。”江灘設計相關負責人說。而依托青山江灘原有的良好植被,如磯頭山、濱江公園、防浪林等,再進行“織補”,形成一條延綿的綠化帶。
江灘的設計,也體現出了青山的文化脈絡。“江灘上有荒灘濕地、有田塘人家、有工廠碼頭,更有現代商業服務設施,這是青山的歷史演進。”青山區水務局相關人士介紹。另外,青山江灘將兩座長江大橋融入到景觀設計之中,并將兩座碼頭留存不變。
解讀:投資25億撬動周邊開發
于今日正式動工的青山江灘改造工程,總投資25億元,為兩期建設,工期共兩年。首期從二七長江大橋至建設二路段,第二期從建設二路至天興洲長江大橋段。工程采用的是BT(建設—移交)形式,中國一冶作為施工方和墊資方進行建設,建成后,武漢市將在四年內進行回購。
堤邊的臨江大道,也將在同期進行改造。目前,臨江大道是雙向兩車道,由于車流較大,道路破損較為嚴重。改造后將形成雙向六車道,加上綠化帶、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,將寬達40米。
“工程建成后,將極大帶動青山區沿江板塊的開發。”青山區相關人士介紹。此前由于交通不便,偏居一隅,青山江灘荒草遍布,與其他區的濱江地段相比,可謂處于“蠻荒”狀態。同時,由于青山大企業較多,服務業欠缺,青山區的經濟排名一直在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中處于墊底位置,亟需發展第三產業。
天興洲長江大橋、二七長江大橋兩座大橋相繼通車后,青山濱江地帶成為該區最適宜開發、最有價值的地區,因此包括青山江灘在內的濱江商務區,被視為該區的龍頭項目。“要把濱江商務區建設,作為青山經濟的引擎項目。”青山區委書記黃家喜說。
“青山江灘改造在準備階段,周邊的房產項目已經上漲不少。”青山區紅衛路街道辦一位工作人員發現,江灘邊一家樓盤,這一年時間價格已經上漲了1000多元,“快達到武昌江邊的樓盤價格了。”
鏈接:青山江灘五大景觀區
二七大橋濱水景觀區:建設水溪邊工業感極強的花廊,與自然的灘地景觀形成強烈對比,體現景觀的現代性。
碼頭景觀觀賞區:設置空中觀景天橋,將堤頂的景觀視線真正延伸至江邊。在江邊,設置有親水平臺。
臨江公園休閑景觀區:通過景觀的綜合改造,形成綜合性的群眾體育健身休閑場所。增加一些現代雕塑小品和景觀構筑物,對晚上居民游玩休閑健身設施的改造和補充。
紅坊創意景觀區:形成具有工業文化韻味及區域特色的“后工業生態濱水景觀”。
天興洲大橋濱水景觀區:已于2010年建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