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沙湖清淤工程啟動清出淤泥將變廢為寶
據湖北電臺報道,昨日(23日),隨著絞吸船和挖泥機的開動,武漢市規模最大的湖泊清淤工程——沙湖清淤工程啟動。該工程將采用“自產自銷”的辦法,將105萬立方米被起出的淤泥加工成回填土,用于沙湖公園建設。
沙湖是構建“大東湖”生態水網的重要節點,2007年武漢市開始對該湖實施截污,目前,污水入湖問題已基本解決。今年5月4日,耗資8000萬元的沙湖綜合整治工程作為“大東湖”生態水網工程的啟動項目開工。
清淤是綜合整治的第一步。經過上百年的積淀,湖底淤泥表層0.5米厚度區域含有大量有機質和部分重金屬。若按常規的挖泥轉運法,極易形成二次污染,為此,武漢市斥資800萬元購進4臺淤泥脫水設備,用特殊的工藝將淤泥“濾凈”。
該工藝的流程為:將淤泥輸入土工管袋,在封閉的環境中對其實施機械脫水、固化和壓縮,淤泥中所含的水經無害化處理后直排湖中,泥渣加入固化劑后,被制成無毒無味的泥餅,用于綠化和堆島。
武漢水資源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,這種清淤方法集環保施工、資源利用和生態改良為一體,不僅避免了對環境的二次污染,成本與轉運淤泥相比還有所節約,真正實現了社會效益、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。
據介紹,清淤工程將于明年3月結束,此后將開展生態修復和沙湖公園的建設。兩年后,沙湖水質將從目前的劣五類回升至四類,湖區水生植被將超過100萬平方米,由生態濕地區、運動休閑區、活力動感區、藝術文化區和水上運動區構成的沙湖公園,將成為江城又一處大型濱水景觀區。